3月19日,长兴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。县委书记朱伟在会上强调,要加快改旧育新步伐,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,以纺织产业的做优做大做强,为“富美长兴”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姜华主持,县领导卫勤超、金永良、傅伟强、林敏,县级领导郑亮参加。
朱伟指出,纺织产业一直是长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当前长兴“1+4+2”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,为长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是永恒产业、民生产业、富民产业,县委、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理解、支持、关注、关心纺织产业发展。
朱伟表示,2004年以来,长兴已经开展了三轮纺织产业转型,解决了纺织产业“规不规范”的问题。当前,面对日趋白热化的行业竞争和日益紧张的资源要素,要实现更高质效的发展,就要坚定不移推动纺织产业走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之路,切实解决“优不优、强不强”的问题。
如何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?朱伟强调:
要坚持集群化。一方面精准建链、延链、补链,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全面深化技改攻坚,大力培育链上企业,促进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、抱团发展;另一方面持续优化空间布局,持续推动纺织企业向重点平台集聚,加快建设专业纺织园区,系统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,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。
要坚持高端化。打破传统思维,积极主动走出去看、走出去学、走出去合作,在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、对接高端资源、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中,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,持续向价值链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。
要坚持智能化。企业要强化数字赋能,通过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改造、绿色化发展,进一步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拓宽市场;相关部门要靠前一步、提供指导,系统推进纺织数字化平台建设,更好为企业提供助力。要
坚持品牌化。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在品牌创建、标准制定等方面下功夫,全力争夺市场话语权;另一方面相关部门、行业协会要积极作为、有效发声、扩大影响,不断打响长兴纺织产业知名度。
就落实《长兴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(2025—2027年)》,朱伟强调,要专班推进,以县政府牵头抓总、统筹协调,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、协同发力,相关乡镇平台责任细化、全力落实,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、早日实现产业能级跃升;要政企同心,通过政府全力搭平台、精准优政策,企业主动谋创新、积极促转型,携手推动长兴纺织产业焕发新生机新活力;要典型引领,严格按照规则评选纺织产业“30强”标杆企业,发挥榜样示范作用,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创新,引领全县纺织企业勇攀高峰。
姜华强调,要浓厚氛围抓推进,各责任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,把《实施意见》细化为“施工图”,做到项目化、清单化、节点化推进;各镇街、各部门要做好《实施意见》和相关政策的指导、宣传、服务工作,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。要把握机遇促发展,全县各纺织企业要用好用足政策,在三化改造、研发创新、品牌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,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、扩大市场占有率。
会议解读了《长兴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(2025—2027年)》。会上,开发区、县经信局、夹浦镇等作交流发言。
资料显示:长兴县纺织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,从家庭作坊生产方式起步。纺织,是长兴县最大的富民产业。据统计,全县各类纺织生产与经营单位超2000户,规上企业293家,从业人员近6万人,2024年,纺织工业规上产值423.7亿元,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的五分之一,高峰时曾占到三分之一。
长兴县的纺织产业有着明显的产业特色和优势,具有生产企业多、经济总量大、低成本竞争等特点。已形成两条主要纺织产业链:“化纤→长丝织造→染整→家纺(服装)”,“棉、粘胶、涤纶短纤→非织造→产业用纺织品”,是全国家纺面料、服装辅料、非织造布的重要供应地之一与全国主要长丝织造产业集群之一,享有“中国长丝织造名城”、“中国衬布名城”等国字号金名片。
点击阅读:《浙纺8月局|常聚长兴,常聚常新》
来源|长兴发布、长兴纺协
编辑|浙纺协新媒体团队